烤麩是道上海名菜。
在台灣,很多麵點店或是江浙餐廳都會看到這道冷菜。
簡單版就是烤麩與香菇,有的餐廳會多加筍子與紅蘿蔔變成四喜烤麩。
老實說以前不是很喜歡吃烤麩,總覺得有種味道並且太甜。
直到之後在某家山西刀削麵館被他們的烤麩吸引,嚐了一口後驚為天人。
之後每次去必拿這道小菜,甚至沒吃主食,只外帶這道菜回家。
因為實在太愛,所以開始想要自己做。
研究了一下他們家的味道跟其他家有何不同,發現他們加了蔥、薑與八角。
這個周末終於手癢來試試看,味道果然有9成像。
但我多了紅蘿蔔片與很多的筍子,並把油量減少,變的更健康 ^^
材料:
- 烤麩 6小塊
(烤麩不好買。
請到傳統市場賣豆腐豆乾的攤位問問,不一定每攤都有賣,需要多問幾家)
- 香菇 約10朵
- 煮好的筍子 中型3個
- 紅蘿蔔片 約10片
- 蔥 1支
- 薑片 3片
- 八角 2顆
調味料:
- 醬油 2大匙
- 香菇素蠔油 2大匙
- 鹽 1小匙
- 冰糖 2小匙
做法:
- 香菇泡水、烤麩在水中擠壓,沖洗幾次,後擠乾水分備用
- 筍子切片後泡熱水,之後再用冷水清洗。
(會有這樣的步驟是因為筍子不是買新鮮的回來自己煮,多多少少有點怪味或酸味。
用熱水燙過後再用冷水清洗把這些怪味去掉。
如果在夏天筍子當季的時候買新鮮的筍子回來自己煮,就不用這道程序)
- 蔥切大段,蔥白蔥綠分開、薑與紅蘿蔔切片、
泡好的乾香菇洗淨皺褶內的髒汙後一切四、烤麩對角切二、八角沖一下水備用
- 取一鍋,內放一大匙香油與炒菜油開中小火,油熱後放入烤麩煎至表面焦香後取出吸油。
- 同一鍋,同樣放入一匙香油與炒菜油後開中小火,放入薑片爆香至香味出來後,
放入蔥白煸炒至蔥白變焦香。再放入蔥綠、八角與香菇一起拌炒至香味出來。
- 隨後放入煎好的烤麩、紅蘿蔔片與筍片一起拌炒個幾下後,
依序放入醬油、香菇素蠔油、鹽與糖拌炒至醬香味出來。
再加入剛剛泡香菇的香菇水約材料9分滿,香菇水不夠的話補自來水
- 蓋上鍋蓋,煮至水分收乾後,再淋上一點點香油後即可盛盤上桌~
雖然我已經減油,但因為烤麩需要油去煎香,所以還是需要放兩大匙油。
不過之後我有用餐巾紙把多餘油份吸掉,應該減去不少油。
做好的成品每個材料都非常入味,冷冷地吃更好吃。
很適合一次做多一點,放在冰箱裡,想吃隨時可以拿出來吃。
這道菜不但味道好,配色也討喜。
覺得顏色還是不夠,可加毛豆,更加漂亮。
很適合拿來宴客。
年節快到了,不妨來一道四喜烤麩當作冷前菜,省時方便又受歡迎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