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北台灣又濕又冷,這種天氣最想喝熱湯。
午、晚餐時間只要經過麻油雞、薑母鴨或是羊肉爐店,生意都非常好。
因為公司附近菜市場裡有攤販賣新鮮現宰的山羊肉,跟老闆買過幾次來做羊肉爐。
先前做過清燉鮮蔬羊肉爐-鑄鐵/陶鍋版與藥膳羊肉湯,這次用做麻油雞/燒酒雞的方式來做,
別有一番風味~
材料:
- 羊腩肉 約一斤
- 麻油 2大匙
- 苦茶油 2大匙
- 薑 約兩拇指大小
- 米酒 約2碗
- 羊肉爐中藥包 1包
- 喜歡的蔬菜 適量
羊肉去腥料:
- 白醋 2大匙
- 蔥 2支
- 薑 約1拇指大小
- 米酒 2大匙
調味料:
- 鹽 適量
做法:
- 新鮮羊肉先用醋+水泡約10分鐘。
泡羊肉的期間把[羊肉去腥料]裡的蔥洗淨切大段、薑切片。
取一鍋,放入羊肉與除了白醋外的[羊肉去腥料],加水淹過材料後用小火煮約20分鐘。
把煮過的羊肉用流動的冷水洗乾淨,其它材料丟掉,水倒掉。
- 取一湯鍋,放入羊肉爐中藥包,加水約8分滿,開中火煮滾後再開最小火煮約20分鐘
- 煮中藥包的期間來炒羊肉。
取一炒鍋,放入麻油與苦茶油(可用蔬菜油取代苦茶油),再放入洗乾淨擦乾拍破的薑塊。
開小火將薑煸炒至表面變黃
- 薑塊變色後,放入先前處理好並瀝乾的羊肉塊炒個幾下,再加入米酒,把米酒燒滾約5分鐘
- 羊肉炒好後,中藥也煮的差不多了。
先把中藥包取出,再倒進炒好的羊肉,包含所有湯汁
(我竟然可以一手倒肉,一手拍照!!!)
- 蓋上鍋蓋,煮約兩小時。
- 煮羊肉的期間,先把蔬菜洗乾淨。
我愛吃冬天的抱子娃娃菜,所以我使用抱子娃娃菜,也可用刈菜、白蘿蔔或高麗菜取代。
時間差不多後,用筷子測試一下羊肉是否煮軟,如果能輕鬆插過羊肉,就應該差不多了。
把蔬菜放進羊肉鍋中,把蔬菜煮到喜歡的口感,加點鹽調味後即可上桌食用~
皮Q肉嫩的羊肉,加上先甜爽口的蔬菜,光是吃這鍋,不配飯都很滿足。
再喝一口麻油羊肉湯,全身都暖了起來~
這種濕冷的天氣,來一碗鮮蔬燒酒羊,暖胃又暖心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