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筍炒肉絲是從小一到夏天,就會指定媽媽一定要做的美食之一。
媽媽做的竹筍炒肉絲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。
我可以都不吃其他東西也不配飯,光吃這道菜一大盤。
因為媽媽是職業婦女,只有周末能做菜,平常的三餐都是阿嬤準備。
阿嬤做的菜也都很好吃,但就是這道竹筍炒肉絲,媽媽做的好吃很多。
因為兩者都不在了,所以我也無法去了解兩位的方法有哪裡不同。
不過,我當時覺得阿嬤做的沒有媽媽做的"清甜"。
我曾經想過是否媽媽炒之前沒有先燙過,阿嬤有先燙過,所以甜味流失掉了。
直到去年,我公公(專業廚師)帶了綠竹筍炒肉絲來我家拜訪,
雖然跟媽媽做的味道不太一樣,但同樣很美味。
問了公公他是直接生炒還是有燙過,他說有燙過,但沒有燙很久。
所以這次在自己做這道菜之前,我決定折中。
我用大同電鍋先蒸過,不過內鍋沒有放水以免甜味流失到水中。
果然,雖然還是跟媽媽做的有一點距離,但味道差不多了~
2017/6/16更新:
之後的綠竹筍炒肉絲沒事先處理綠竹筍,直接生竹筍下去炒(不過一樣有挖掉白膜),
但需要放多一點水讓竹筍煮熟,一樣也不苦喔~
材料:
- 綠竹筍 2支
- 豬五花肉 約8片
- 蒜頭 1瓣
- 蔥 1支
- 菲仕蘭優質葵花油 1大匙
調味料:
- 鹽 適量
做法:
- 綠竹筍帶殼放入大同電鍋內鍋中,不放水,外鍋放3/4杯水,蒸至開關跳起後取出放涼。
(因為竹筍放久了會變老,建議如果筍子買回家後沒有馬上使用,
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先蒸好後再放入冰箱中冷藏可以放比較久。 )
又,阿姨教說筍子會苦是因為筍子中心的白膜,那個部位切除後就不會苦。
雖然我有蒸過了,但看到有白膜還是也切掉比較保險。
- 處理好的綠竹筍切粗絲、豬肉切粗絲、蒜頭洗淨拍碎不去皮、
蔥切蔥花,蔥白蔥綠分開
(豬肉我用的是拜拜剩下的白切肉,用生肉也OK)
- 取一炒鍋,放入一大匙油後加熱,放入豬肉絲炒逼出豬肉本身的油分後,
再加入蒜頭與蔥白炒出香味。
- 再加入綠竹筍絲炒個幾下後,加約一大匙的熱水,幫助兩者味道融合後,
加點鹽調味,再灑上蔥綠即可成盤上桌~
清甜多汁的綠竹筍,搭配上豬肉絲的香氣,非常對味。
清爽的調味,就算單吃也很適合~